如何理解孟子的“充实之为美”?如何理解艺术美与艺术丑?
1、如何理解孟子的“充实之为美”?
充实之为美:所谓“充实”,指的是个体通过自觉的努力,把其固有的善良之本性“扩而充之”,使之贯注满盈于人体之中。“充实”之所以能成为美,在于它能使人的外在形体“生色”,给人以美感。理解:孟子认为美的人必须具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充盈于外在形式。在这里孟子把人格的美看作是个体人格中实现了的善,即人格的美包含着善,又超过了善,从而深刻地发展了孔子的关于美与善的内在1致性的思想。孟子以充实为美,就是要呼吁人们全面增强自己的修养,引导人们向美之德和德之美靠齐。
2、如何理解艺术美与艺术丑?
【如何理解艺术美与艺术丑?】上过美学课的人大多知道,任凭专家、学者、教授,谁讲课谁难,仅就艺术美与艺术丑定义,无论如何都溢于言表又限于词穷,画面感与存在感虚幻。听余秋雨讲戏剧课,问1部戏凭什么让观众坐剧场看两个小时?凭题材、体裁、剧种么?凭编剧、导演、演员么?莎士比亚戏剧顶层和底层雅俗共赏。有时确实无法面对观众及时答疑解惑,就请观众自己参与点评票选。不能理论1马当先,滞后实际1时语塞。这也许是翻译史上的难解难分难道难题?“望不时给我寄点书刊,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科学’类。我将与所有懂得法文和世界语的朋友分享,1起阅读。”李又然致罗曼·罗兰信中请求说。是我委托他人寻得十1位中国青年致罗曼·罗兰120余封信手迹原件的馆藏处后,终于发现李又然致罗曼·罗兰的7封信、罗曼·罗兰记李又然的1则日记。“喜剧不伤害任何人。”喜剧定义者如是说。既不是大庭广众之下过度娱乐化以至于贬损他人缺陷而使自己得意的借口,更不是讽刺与幽默成立的理由。马克思主义艺术科学是1把足以打开艺术哲学乃至美学之门的金钥匙;启蒙于生活本真,恒久在辩证规律,于是:如何理解艺术美与艺术丑脑洞大开。以上我尽量回忆出来的7段话,想不起来原作8段话中的1段话了,说过“早有丹纳《艺术哲学》风行1时”“只是走在艺术美与艺术丑边界不行”两句。【如何理解艺术素养和艺术赏析的相对关系?】如何理解艺术素养和艺术赏析的相对关系?艺术素养源于生活,艺术赏析亟待落地,相对关系是发生在主客观日积月累且融汇贯通的最佳时机和长久状态。可是,当下最现实的需要只在于11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强调素质教育优化;要知道这1切在飘忽不定中,艺术素养不等于素质教育。不妥的导向,致使父母们竟为子女们,到处报诸如绘画或器乐班等,问1爷爷为孙子画1扑克牌似的风俗人物,费用高到1课要花300元;还真不是花钱多少问题,是1个严重地误人子弟问题,如此这般素质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明显曲解不说,对艺术素养和艺术赏析,也都存在理念偏差。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艺术论》中,明确反对艺术家由艺术学校来培养产生,表示这是扼制艺术创作能力而突出技巧培训。托翁相信民间会产生拥有开阔视野、娴熟技巧和创作能力的艺术家。托翁深邃思想的表达言而极之,说贝多芬是3流音乐家,因其作曲的娱乐性影响到人类思想的进步。可是,当多媒体、融媒体、全媒体、流媒体发展到今天,须承认的是:1方面,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无1例外不把真品视为至宝,其中,最不容小觑的恰是艺术学校培养艺术家的重要贡献;另方面,民族民间艺术成果的展品、展示、展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先期实现大同。
3、如何理解音乐美的本质和特征
其特点在于时间的流动中,带有非共象性,以长短、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的音为基本素材,以节奏、旋律、和声、对位的纵横组织,表达1定情绪和感情。在内容方面包括表现现实生活的美和作品体现的思想感情的关在形式方而包括旋律的美、音阶调式与和声等技巧性因素的美、音色的美,激起听众美好的感情。它通过演出中的2度创造化为音乐形象被人们所感受,演唱者和演奏者作为作曲家和听众的中介人,在2度创造中保持个性特点和自己的风格。产生艺术感染力、音乐美的本质不在现实音响的概括、客观齐响原型的人化或音响物质形式的运动,而在于表情广泛而自由地运用形式美的结构原则提炼、凝聚情感内容,音乐美可以陶治性情,移风易俗,甚至起到激奋情绪、鼓舞士气的作用。扩展资料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54”运动以后,音乐艺术领域开始受到近代革命思潮的影响。当时的音乐理论家王光祈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了民主主义倾向。王光祈主张:
1、 音乐是民族生活的表现,必然具有民族特性。所以中国的国乐1定要建筑在中国古代音乐与现今民间谣曲上面(《欧洲音乐进化论》)。
2、 音乐应该抒发民众的感情,而不是1部分知识阶级的感情。
3、 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用音乐可以唤起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和完成其文化复兴运动。
4、 建设新国乐还需要借鉴西洋音乐的科学方法。另1方面,“54”运动以后,西方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美学亦开始影响中国。音乐理论家青主的思想即具有此种特征。他著有《乐话》、《音乐通论》,对音乐的本质、内容、形式、创作、表演、功能等1系列音乐美学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其主张是: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或“灵魂的1种世界语言”(即“上界的语言”);音乐是心灵的表现,是主观的创造,并具有改善人类心灵的功能。在重视音乐内容的情感性的同时,强调音乐的思想性、精神性,强调生活阅历对创作的重要意义。其不足是对音乐的民族特性有所忽视。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者之中,冼星海是最初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音乐问题的音乐家之1。他在30年代末期,著有《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等1系列论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发展中国民族的、大众的音乐,以及如何看待音乐的民族形式等问题。其主张大体是:
1、 发展中国工农音乐是创造中国民族形式最基本的出发点。新音乐的方向是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
2、 内容决定形式。新的社会现实,新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即新的内容,必定要求有新的音乐形式与其相适应。
3、 新形式与旧形式之间有继承性。新形式只能产生于对旧形式的改造、加工、变化、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注重对固有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批判、研究。
4、 要参考西洋的形式与方法,但不是照搬西洋音乐。
5、强调民族形式是民族生活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映;民族形式必须具有民族特有的风格与气派。
4、如何理解美是自由的形象?
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面对形象,我们不能单凭理智来理解,而是要通过感性的形式,通过感情和想象来进行感受和感知。 ⑵虽然美都是形象,但形象却不1定都美。美的形象应当都是自由的形象。它除了能够给人带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和谐感外,还应当给人带来自由感。自由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美都应当是自由的形象。 首先,美的理想是与自由的理想紧密结合在1起的。 其次,自由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的,自由的规律就在于对客观必然的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美既有外在的自由,也要有内心的自由。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1,既是美的规律,又是自由的规律,2者的1致,美的形象就都成为自由的形象。 ⑶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过程,正是客观现实中的美不断地自由化地转化为形象,不断自由揭示和显露其新内容的过程。在这1过程中,物质的感性形式也被精神化,变成自由的形式,用来自由地表现人的本质力量。黄山的“猴子观海”。
5、如何理解音乐美的本质和特征
其特点在于时间的流动中,带有非共象性,以长短、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的音为基本素材,以节奏、旋律、和声、对位的纵横组织,表达1定情绪和感情。在内容方面包括表现现实生活的美和作品体现的思想感情的关在形式方而包括旋律的美、音阶调式与和声等技巧性因素的美、音色的美,激起听众美好的感情。它通过演出中的2度创造化为音乐形象被人们所感受,演唱者和演奏者作为作曲家和听众的中介人,在2度创造中保持个性特点和自己的风格。产生艺术感染力、音乐美的本质不在现实音响的概括、客观齐响原型的人化或音响物质形式的运动,而在于表情广泛而自由地运用形式美的结构原则提炼、凝聚情感内容,音乐美可以陶治性情,移风易俗,甚至起到激奋情绪、鼓舞士气的作用。扩展资料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54”运动以后,音乐艺术领域开始受到近代革命思潮的影响。当时的音乐理论家王光祈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了民主主义倾向。王光祈主张:
1、 音乐是民族生活的表现,必然具有民族特性。所以中国的国乐1定要建筑在中国古代音乐与现今民间谣曲上面(《欧洲音乐进化论》)。
2、 音乐应该抒发民众的感情,而不是1部分知识阶级的感情。
3、 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用音乐可以唤起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和完成其文化复兴运动。
4、 建设新国乐还需要借鉴西洋音乐的科学方法。另1方面,“54”运动以后,西方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美学亦开始影响中国。音乐理论家青主的思想即具有此种特征。他著有《乐话》、《音乐通论》,对音乐的本质、内容、形式、创作、表演、功能等1系列音乐美学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其主张是: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或“灵魂的1种世界语言”(即“上界的语言”);音乐是心灵的表现,是主观的创造,并具有改善人类心灵的功能。在重视音乐内容的情感性的同时,强调音乐的思想性、精神性,强调生活阅历对创作的重要意义。其不足是对音乐的民族特性有所忽视。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者之中,冼星海是最初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音乐问题的音乐家之1。他在30年代末期,著有《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等1系列论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发展中国民族的、大众的音乐,以及如何看待音乐的民族形式等问题。其主张大体是:
1、 发展中国工农音乐是创造中国民族形式最基本的出发点。新音乐的方向是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
2、 内容决定形式。新的社会现实,新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即新的内容,必定要求有新的音乐形式与其相适应。
3、 新形式与旧形式之间有继承性。新形式只能产生于对旧形式的改造、加工、变化、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注重对固有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批判、研究。
4、 要参考西洋的形式与方法,但不是照搬西洋音乐。
5、强调民族形式是民族生活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映;民族形式必须具有民族特有的风格与气派。
6、如何理解美是自由的形象?
参考答案: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面对形象,我们不能单凭理智来理解,而是要通过感性的形式,通过感情和想象来进行感受和感知。⑵虽然美都是形象,但形象却不1定都美。美的形象应当都是自由的形象。它除了能够给人带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和和谐感外,还应当给人带来自由感。自由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美都应当是自由的形象。首先,美的理想是与自由的理想紧密结合在1起的。其次,自由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的,自由的规律就在于对客观必然的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美既有外在的自由,也要有内心的自由。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1,既是美的规律,又是自由的规律,2者的1致,美的形象就都成为自由的形象。⑶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过程,正是客观现实中的美不断地自由化地转化为形象,不断自由揭示和显露其新内容的过程。在这1过程中,物质的感性形式也被精神化,变成自由的形式,用来自由地表现人的本质力量。黄山的“猴子观海”。